科研活动

我院谢喆平副研究员受邀参加清华大学文科沙龙

2021-04-25    点击:

4月23日,清华大学文科沙龙献礼校庆110周年特别主题“清华人文:通识·育人”,在教师发展中心举办。我院副研究员、本科培养改革专家组成员谢喆平受邀参加并发言。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通识课程专家组成员殷雅俊,人文学院副教授、日新书院副院长、历史系副主任顾涛,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主任梅赐琪等嘉宾,一同应邀参与讨论。沙龙由教务处沈晖主持,现场30余名观众与线上16000余名观众,参与本次活动。

本期沙龙聚焦清华百年通识育人传统,与会嘉宾以一线教师和管理者视角,从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出发,围绕清华通识教育的历史沿革、当下实践及未来期待等话题,展开交流与分享,为理解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打破壁垒”,提供了真知灼见。

回归本质:逃离工业化教育,在留白中洞察自由。

谢喆平对“通识教育”内涵的诠释,颇具启发意义。她认为,“通识教育”具有古典与现代的双重内涵。它的古典含义,一方面与古希腊、古罗马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相通,另一方面则以东方的士人教育为前身萌芽。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一般被认为兴起于1945年《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的出版,此后芝加哥大学的经典阅读计划、哈佛大学“核心课程”的开设,都是其具体实践。然而,我们往往忽视了“移民”对通识教育的影响。哈佛的裴宜理教授认为,美国二战后对通识教育的重视与其移民国家的特点紧密相关,多民族、多种族的人口构成要求美国找到文化认同的载体。所以,通识教育在不同的时空中具有不同的内涵。

由此,谢喆平指出,现代通识教育的诞生与发展,源于对工业化教育的反叛。培养学生形成对世界与自我的思考,寻找抵御“人类被工具化”的内在力量,这是一项了不起的事业,也是当前清华正在探索的事业。谈及对于未来通识课改的构想,谢喆平表示,教育的特点在于长周期性,适度的留白、提供从容感,不失为引导学生走向“自由教育”的另一条路径。

清华的本科教育并不是要将学生打造成无懈可击的“完结体”,而是塑造一种“起飞状态”,衔接人生的下一段旅程。百年来,清华力求“中华民族在学术上之独立发展”,这份使命要求,每一个清华人以“欲求超胜,必先汇通”的精神气质,追求“全人格”的发展,添墨国家与时代的复兴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