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直通

教育技术研究所开展《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政策学习活动

2021-06-04    点击:

2021年5月25下午,教育技术研究所全体师生对党中央《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的政策精神进行了学习。

研究生班长刁均峰同学带领大家首先学习了政策文件材料,并从国家要求、科研工作者素质提升、研究所科研研究、研究生学术素养发展等视角进行了学习体会分享,认为研究生应该胸怀大格局,坚持初心和使命。

崔依冉同学从“落地”和“评价”两个方面分享了学习体会。“落地”是研究所多年坚持的理念,结合近期关于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进展,发现职业院校课程教学层面的论文数量不多、高质量文章相对匮乏,面对之前前往职业院校课堂观摩发现的系列问题,提出仅依靠文本性阅读与已有知识储备是难以构建出良好的混合教学模式的,但可以借鉴学习示范院校的行动,理论知识与优秀实践经验相结合,才能使得所构建的多模式混合教学切实推动院校混合教改;“评价”方面,联系“破五唯”的内容分享了对人文社科类破除“唯论文”的认知,并就破除“五唯”院校实际采用的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存在的疑惑与大家交流讨论。

罗杨洋同学认为改变学术评价体系、机制、方法需要从底层逻辑改变现在的学术研究环境和科研资源分配机制。在以往的评价体系下,科研人员追求短期论文产出,科研项目与实践落地脱节,科研结果未能应用实践,知名学者花不完经费,年轻学者申请不到经费,科研创新寄希望于一小部分研究者,不利于科研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改变评价机制,激发大多数研究者的创新潜力是此次文件中的重要精神。然而破五维后评什么,如何评还有待学术圈共同努力,当前有中科院经验,有清华大学改革,但是其他大学中是否还有个性化评价或破五唯后的评价方法还有待学术圈进一步给出建议。

黄浩同学结合自己参与习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带领大家重温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要从我国改革发展实践中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这次会议强调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关键要解决好“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的问题。目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话语体系绝大部分都是建立在西方的理论基础上,我们在国际舞台上的学术话语权往往是失声的。因此,科技评价的改革,在顶层设计上进一步激励科学研究者要扎根祖国大地,基于中国实践,开展科学研究,而不是急功近利开展容易出成果的研究,而是需要潜心科研,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与力量,要涵养中华文化的自信,开展中国特色的研究,构建属于我们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系。

郭日发同学将学习体会凝练成两个关键词:评价和落地。首先,会议精神与研究所现行的风格保持高度一致,因为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就是落地,与职业院校一线、相关企业紧密合作,且成果形式多样,有论文,有报告,也有相关规划等,这也是在为实现多元评价机制的建立做出表率作用,这与精神中“要加快构建政府、社会组织、企业、投融资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体系”是吻合的。第二,明确的评价的具体标准及细则才会引导正确的评价风向以实现更加有质量、有效率、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的评价机制建立,这是一个长期动态变化迭代和完善的过程,在实践中逐步琢磨可能以可能。至于破五唯,要联系实际,正确理解,不是不发文章,而是要发有影响的文章,即代表作。注重质量,弱化数量,这也是与精神相呼应的。最后,虽然国家一直在倡导破五唯,但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周期的过程,但还是希望可以早点落地,在团队的支持下,踏实努力,早点享受破五唯带来的科研红利。

易凯谕同学认为,评价是科技创新的保障,也是做研究的保障。研究所一直在做评价相关的研究,并坚持实践导向,既有“指挥棒”,又有“锄地耙”,顶天立地。科技创新是有规律的,创新成果不可能一蹴而就,做好手头的事情,切忌浮躁,不可跟风也不可跟向。现在破五唯采用了很多新的评价方式,比如更加重视同行评审,这固然是好的,但是也不可否认存在问题,同行专家确是领域大咖,但送到他手上的成果也可能与他的研究方向大相径庭了解不多,那评审的准确性如何保障?最初兴起的实证主义研究风潮也是好的,但现在慢慢简化“实证内涵”,渐渐偏向“有数据才是实证,没实证都是水文”的唯数据主义倾向,理论思辨在当今时代真的不重要了吗?只有大咖的思辨才有价值吗?青年人不配做深度思考了吗?这种评价导向,是否也扼制了青年人的创造力呢?评价导向是多变的,最关键的还是需要自己心里有杆秤,不要被飘忽不定的热潮和风向带偏。做研究要沉下心,要解决真的问题,慢工出细活。做研究还要冲着实践去,从实践中找问题,再通过研究做出创新成果,又将成果应用于实践中去。科学研究要形成闭环,而这个闭环的结点就是“实践”。最后还有个站位问题,做研究不仅仅是为己,更多的是为人,要做真正推动中国教育进步的研究,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刘金晶同学结合阅读课题相关文献的体会做了补充,目前相关评价标准非常少,具体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难以统一,而且可操作性非常弱。由此可见基于实践的可落地的评价标准是非常难的,因为真实的课堂教学研究视教师的不同专业发展水平、不同的教学内容而异。虽然这和科技成果评价的地位不可相提并论、在实施难度和应用范围上都大大不同,但是操作流程上有一定的相似性,都需要面向真实情况进行分类讨论。对应着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同样也需要根据学科特色、研究类型、社会背景与现实需要进行分类、分情况评价。

石琬若同学认为,在破五唯的背景下,该文件给“破”之后的“立”提供了启发。从哪些方面“立”,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关键要解决好“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的问题。评价从某种程度而言,是行动的指挥棒。不仅评价论文数量,更要注重论文质量和实践成果;建立多角度、多主体的科研创新评价体系,是长久之计。此外,还结合个人在教育技术研究所的科研和学习经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是研究所的人才培养理念,也是同学们努力践行的准则。

杨成明老师认为,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要增加科研成果对经济社会发展、院校改革的实际贡献率。对于我们当前的研究而言,更需站在当前院校改革,尤其是职业院校改革的背景下,在实践中发现研究问题,基于研究解决实践问题,通过实践衡量研究价值,利用研究推动实践革新。就教育领域而言,在大力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更需在教育和职业教育研究中关注教育发展的短板。以往职业教育研究过程中尽管研究成果数量大、研究范围涉猎广、研究人员涵盖多,但有思想、有实效、有深度的成果却较为缺乏,这也体现出未来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应更加注重研究在实践一线的需求性和有效性。近几年在“破五维”的背景下,对研究实践与评价提出了新的理念,清华也有示范作用。回顾德国和美国学术评价体系的相关情况,都呈现基于本土实情构建的发展过程。在我国学术评价体系过程中对于西方国家的参照,也导致了一味追求SSCI和CSSCI论文的不利境地。未来更需通过革新学术评价体系,营造积极健康的学术研究生态,促使我国学术的繁荣和发展。

周老师最后进行了总结发言,周老师强调科研评价环境的变革即需要国家的推进,也需要研究所每一位老师和同学从自我评价的转变开始。首先从“评什么”谈起,破五唯不是完全不要发表论文,而是破“唯”,应该从论文、专著等科研成果,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技术成果,经济效益、减少费用等经济成果,标准规范、实施方案等社会成果,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等文化成果等多角度全面综合评价,结合研究所多年来研究实践,产出的不仅是学术价值,更是创造了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谁来评”方面,要形成多元评价体系,尤其是“积极发展市场化评价”,研究取得的各项成果一定要经受实践尤其是市场的检验,研究所的科技成果转让案例经历让同学们理解背后是研究成果经得住市场的考验;在“杜绝科技成果评价中急功近利、盲目跟风现象”方面,在2013年所谓的慕课浪潮中研究所拒绝盲目跟风、追逐热点,按照科研应有的规律将其看作远程教育历史上一个事件开展相关的研究。最后,周老师带领同学们重温了韩老师在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成立会议上关于工作原则的三点:求真-解决“真”问题,一定要深入到一线去,教育理论要能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专注-甘于寂寞,不追求热点,长期聚焦;联合-研究成果要想具备多重价值需要不同专业和研究领域的专家、老师和同学联合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