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第六届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暨第五届亚洲高等教育研究会博士生论坛征稿通知

2017-01-17    点击:

21世纪以来,随着亚洲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亚洲高等教育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在高等教育的全球化浪潮中,亚洲高等教育一方面积极融入,另一方面也开始探索和反思自身发展的传统和特色,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贡献亚洲智慧。为促进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博士研究生对相关话题的关注与思考、加强博士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助力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成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与亚洲高等教育研究会围绕“21世纪亚洲高等教育的崛起:全球化与本土化”联合举办“第六届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暨第五届亚洲高等教育研究会博士生论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论坛主题

本届论坛主题为“21世纪亚洲高等教育的崛起:全球化与本土化”。具体包括以下议题:亚洲国家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全球胜任力与国际化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发展的亚洲特色;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亚洲国家战略;“一带一路”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与主题相关的其他议题。

二、投稿和评选

1.稿件要求

投稿文章应为以本人为主要完成者的学术论文,已发表/未发表文章均可投稿。论文应契合主题内容,格式请参照《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投稿要求(参见附件一,格式不符将影响录用),字数宜控制在8000字内。在文章质量类似的条件下,将优先录用具有良好研究设计和实证支持的文章。论文提交截止日期为2017年3月5日,逾期不再接收。

2.投稿方式

请投稿人将投稿文章发送至投稿邮箱:thuphdforum@163.com。投稿文章以邮件附件形式(word版本)发送,原稿(含有个人信息)和匿名评审稿(不含有任何个人信息)各一份。

3.评选和发言

论坛将组织相关学者对提交论文进行双向匿名评审,入选论文将收录于《第六届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暨第五届亚洲高等教育研究会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并安排相关作者进行口头报告。论文评审结果将于2017年3月中旬通知。

三、 时间和地点

论坛时间:2017年4月22日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四、 其他事项

1. 本次论坛不收取会务费,食宿自理。具体地点和议程安排等未尽事项将后续通知。

2. 论文集仅作内部交流使用,不公开出版,不影响发表。

五、 联系方式

如有疑问,请联系:

张华峰(18811328211,huafeng1208@163.com),

陈 乐(15810325718,chrischen2009@163.com),

孙梦嫽(18010121164,sunml_thu@163.com)。

第六届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暨第五届亚洲高等教育研究会

博士生论坛组织委员会(代章)

二零一七年一月十日

附件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稿件要求

一、稿件要

1.应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所在省市、通信地址、电话、email。

2.文章的标题、摘要、关键词、作者工作单位要求译成英文,放在文章末尾。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

3.作者简介应有姓名、籍贯、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学历学位、研究方向,放在标题页下方。

二、中文注释体例

注释一律用脚注,序号用圆圈加注于引文的右上角。注释著录项目依次为:作者、书名/文章名、出版社(前面注明所在城市)/刊名、出版年份/刊发年期、起止页码。其中,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析出文献[A]。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采用[Z]。

电子文献需标明载体类型: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磁带数据库[DB/MT]、光盘图书[M/CD]、磁盘软件[CP/DK]、网上期刊[J/OL]、网上电子公告[EB/OL],并注明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及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示例如下:

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何龄修.读顾诚《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魏新.关于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对短期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报告[R].北京: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1999.13.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http//www.cajcd.edu.cn/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14.

三、英文注释体例

本刊统一采用国际通用的芝加哥文献标识体例(Chicago Referencing System),注释格式。

专著:名 姓,书名(出版地点:出版社,出版年),页码.

Mary Jones et al., A History of the World(Bellingham: From the Beginning Press,2000),35.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作者姓,名.“文章名,”in书名,edited by编者名+姓,页码.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Richard P. Chait, “Why Tenure? Why Now?” in The Questions of Tenure, ed. Richard P. Chai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9-25.

期刊:名 姓,“文章名称,”期刊名称 期数(出版年):页码.

Sean Hanretta, “Women, Marginality and the Zulu State: Women’s Institutions and Power in the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Journal of African History 39(1998):389-415.

网络电子信息:名 姓 或 机构名称,“文章名称,”网上期刊或网站总名称,期刊号及页码 或 文章发表 或 更新日期.网页地址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AAUP),“Statement from the Conference on the Growing Use of Part-time and Adjunct Faculty,”Academe84,no.1(1998):54-55. http://www.aaup.org/Issues/Contingent/PTCONF.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