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

教研院师生党员集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2018-06-06    点击:

2018年5月31日下午,教育研究院党总支在旧经管报告厅召开了师生党支部联合组织生活会,邀请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聘教授李成旺带领师生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李成旺教授做了题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超越对象与超越路径》讲座,为师生解读了经典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的深层理路。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于1845-1846年创作的巨著,在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唯心史观进行深刻剖析的基础上,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李成旺教授指出,在研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时需遵循两条原则:一是要基于传统西方哲学发展的逻辑,二是要着眼于马克思、恩格斯自身思想演进的逻辑。在讲座中,李成旺教授首先讨论了历史问题何以成为重大哲学问题,指出历史唯物主义的出现与生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始终把自由及其实现这一人类哲学史上的“存在论-本体论问题”放在历史规律中去寻求的结果,彻底消解了历史不可知论及其危害,也是在以现实力量改变世界的历史实践中真正弥合“是”与“应然”之间的鸿沟。接下来,李成旺教授详细讨论传统了西方五种代表性历史观及其理路,讲解了马克思哲学对传统西方历史观内在局限的揭示,并深入分析了历史唯物主义超越传统西方历史观的五大理论支点。

通过此次讲座,教研院师生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党员们纷纷表示:

乔伟峰(教师党员):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学习马克思的经典著作,更能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也更能帮助我们坚定信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吴圣楠(博士后党员):李老师的分享为今后的马克思主义著作研读提供了切实的分析抓手和方法,使人获益匪浅。

王文(博士生党员):李成旺老师的讲座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马克思著作的共性和特点,通过对比传统西方的代表性历史观,梳理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超越路径,通过增强哲学层面的思考加深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蒋涵(硕士生党员):根据老师的点拨,觉得自己在今后的理论学习中要更多的与时代联系,不能孤立的理解理论。

此次活动是由教研院党总支统一策划,院理论学习中心组、教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共同参与组织的一次全院党员理论学习,共有23名教职工党员、38名学生党员和11名入党积极分子及发展对象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