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建设

教研院全体学生党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和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2018-05-21    点击: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5月16日晚,教研院四个学生党支部在文南楼404联合开展学生支部组织生活,并邀请校博士生讲师团付胜南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两次重要讲话精神内涵。

付胜南以一则介绍马克思的简短视频作为开场,引入了习近平总书记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首先,在座的党员们一起回顾了马克思人生历程以及重要作品,感受到“马克思是顶天立地的伟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常人”。作为马克思留下的最有价值和影响力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鲜明特征,党员们在对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实践的追溯中,更好地理解了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接着,讲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三次历史飞跃:共产党诞生到改革开放以前、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新时代以后。在每个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付胜南介绍道,在讲话中习总书记认为新时代学习马克思主义时应掌握正确的方法,包括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等九个方面。同时,新时代学习马克思主义应具备正确的态度,一方面要清楚马克思的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一般原理是正确的,但不同国家应结合自身社会的特性进行运用;另一方面要理解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这些表述为党员们在新时代背景下学习马克思主义指明了具体的方向。

最后,在座全体党员们还一起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同学们认真讨论了关于教师”四有”和青年”四要”的要求,一致认为这些要求对新时代教师发展和一代新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教研硕16党支部的齐譞这样说道,习近平总书记评价“马克思是顶天立地的伟人,是有血有肉的常人。”这句话的内涵非常丰富,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一方面,马克思能成为“千年第一思想家”,离不开大学时对哲学、历史学、法学等知识的钻研,也离不开在《莱茵报》工作期间的奔走和呐喊,更离不开长年累月的笔耕不缀,这是对当代大学生的鼓舞和激励。另一方面,马克思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律师家庭,和我们没什么不同,他有血有肉,也有常人会有的烦恼与焦虑,但是他从小就胸怀崇高理想,并付诸行动,才成为了伟人。我们也应该把生活的烦恼与焦虑置于理想与初心之下,不畏艰难险阻,不息奋斗!

教研硕15党支部赵文清在会后表示:习总书记在马克思诞辰两百周年的讲话再次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以及对我国、我党发展建设的指导意义,并表明我们要继续学习马克思重要思想,将其作为改革发展的思想武器。我深深意识到,作为大学生党员,我们具有青年和中共党员双重身份,应该自觉承担更多的责任,以马克思思想指导人生选择,塑造价值观;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与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相契合,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要求与自我发展相融合。

通过开展学习活动,教研院全体学生党员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满腔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立志成才、勤奋工作的实际行动,为努力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