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直通

温柔的睿智——女性学者的心灵之约 学术沙龙第215期

2010-11-11    点击:

在高校中,女研究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她们在学术研究、生活情感和求职立业中往往遇到比男生更多的问题。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平衡自己的多重角色?谁又能给她们以引导?11月10日在万人咖啡厅晚上举行的“Women Mentor Women:一次女性学者与女研究生的心灵之约”清华大学第215期研究生学术沙龙中,来自教育研究院的李曼丽(副教授)、罗燕(副教授)和文雯(讲师)推心置腹,谈笑风生,带给清华的女研究生们心灵的启迪。

(从左至右依次为:文雯老师、李曼丽老师和罗燕连老师)

罗燕老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介绍了女性发展遇到的瓶颈,她说,女性的发展空间相对较小,在习惯中会不自觉地用男性的眼光来看待和评价自己,而女性作为一个群体,应该互相包容和支持,为整个群体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也就是此次沙龙提出的“Women Mentor Women”——女性引导女性。

一开始,同学们还比较谨慎,话题主要集中在女性作为学术研究者的方面。而教育研究院的三位女教师亲切温柔、善解人意的对答迅速拉近了和同学们的距离。于是,提问深入到更私人的层面:出国读博士?还是为了男朋友留下来?追求高学历时,确迟迟找不到自己的另一半?不想成为“剩女”该怎么办?作为一名工科女生,专业热情会低于男生怎么办?如何处理女博士的压力、低落情绪问题?还有择业问题?同学们畅所欲言,老师们推心置腹,整个咖啡厅充满了温柔的睿智。

虽然女性在受教育过程中承受比男性更多的社会压力,但是女性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文雯老师说:“女性温和细腻的性格、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天生的直觉使她们在学术研究中更有耐心,更细致。而且女性有更强的忍耐力,愿意投入更多的努力去学习和工作,这些都是从事学术研究的优势。”李曼丽老师说:“女性的善良和母性气质使她们有一种天生的社会正义感,这对社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对于现场同学提出的“如何平衡自己的角色,如何处理家庭和事业的冲突”问题,罗燕老师说,女性首先要有一个自我意识,是作为一个人在社会中存在,首先要实现自我价值,不一定非要单纯的做出妥协。李曼丽老师给出了自己的经验:“解决二者冲突的最佳办法是——时间管理。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去提高生活和工作效率,去平衡家庭和事业。不管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都是为了让自己得到幸福。”

对于女研究生在学术研究和工作中受到歧视的问题,罗燕老师说,应该在中国开展“Women Mentor Women”也就是女性引导女性的研究,女性应该意识到作为一个群体要相互关爱和支持,以此来争取自己的平等地位。李曼丽老师认为,女性永远不要放弃追求受教育和成长的机会和权利,要自强自立。

关于女研究生如何发展自己,三位老师都提出了建议。她们认为,女性应该内外兼修。首先要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让自己善良、慈爱的天性得以延展,以此让男性来欣赏女性。罗燕老师特别提到了《怒放》这首歌,她说,女性也要活的恣意盎然,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出美丽的光彩。除此之外,女性也要注重培养自己优雅的气质,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优美的姿态,要展现出自信从容的女性美。

最后,三位老师还建议女研究生要培养对本专业研究的兴趣,在自我反省中不断磨练自己,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以及进行情绪管理。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马姗姗,李蓉晖,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