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下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就业引导会于文南楼404室召开,清华大学党总支副书记李曼丽老师、研工组组长李锋亮老师、院友詹逸思学姐,以及来自不同年级和专业的教育研究院在读同学济济一堂,共同探讨学校以及个人的就业与择业问题。
李锋亮老师首先介绍了学校层面上的就业政策,鼓励学生将个人发展与祖国发展相结合,投身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随后李锋亮老师向各位与会同学做了关于近五年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分析报告,并结合相关理论和研究,讨论了个人定位和价值取向对于就业与择业的影响。
詹逸思学姐于2006年进入教育研究院攻读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后留校,目前在校团委负责第二课堂和综合素质培养工作。詹逸思学姐以自己为案例,向各位学弟学妹讲述了“心动不如行动”这六个字在就业与择业中的意义。詹逸思学姐在就业过程中明确的定位和充足的自信给了同学们诸多思考和启发意义。
李曼丽老师结合李锋亮老师和詹逸思学姐的座谈内容,根据多年与学生交流的经验,介绍了诸多院友的择业与就业过程与结果,深刻阐释了就业过程中的个人选择的重要性。她鼓励同学们能够潜心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通过学校之外的努力和锻炼在更大的舞台上发光发亮。同时,李曼丽老师就学业与择业之间的关系与同学进行了探讨,主张在学术训练的基础上更多地参与社会工作和实践,以积极的心态参与活动,争取机会。最后,李曼丽老师祝愿各位同学能够拥有光明而又美好的未来。
在老师和学姐精彩讲述之后,就业引导会进入提问环节。同学们就各自的疑惑与思考与老师和同窗进行分享,并在彼此的碰撞与交谈中对各自的问题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本场就业引导会为同学与老师、院友提供了深入交流的平台,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强烈认可与支持。
老师和学姐的讲述风趣活泼使得原本严肃的气氛变得温馨而又积极。毕业年级同学面临的是就业,非毕业年级同学面临的是择业,择业与就业同等重要,不仅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更关系到学校乃至国家的未来。学校的能力和态度只是为未来提供一个基础,更多的是需要责任和投入。
2010年秋季学期毕业引导会在愉快的交谈声中落下帷幕,同学们纷纷表示就业引导会对于自己在择业定位和选择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老师和院友于百忙之中莅临引导会体现了院里对于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视,希望能够在将来请更多的院友回到教育研究院分享就业经验,部分同学还表达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愿望和理想。(隋礼娜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