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3日—27日,应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校领导之邀,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史静寰教授与博士后郭菲,博士生黄雨恒、杜艳秋、张蕾以及硕士生连志鑫、“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项目科研助理邵秀娟一行7人,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就教育教学质量从学生的视角进行调研。

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汤志坚处长和许丽华老师精心安排下,调研进展顺利。调研小组访谈了包括14个学院四个年级的学生、教务处处长、学生处负责人、重点院系领导、教师和辅导员总计260多人。
本调研主要围绕“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和发展为中心”进行,通过考察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投入性情况,即学生在校期间感受到的课程、教学、学习方式和学习动力、个人成长收获、就业、学校环境支持度和在校满意度等方面,结合该校2015年度“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调查数据,主要对其过程性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诊断性意见。
调研期间,教务处郭庆处长就学校历史、人才培养定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就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从目标、定位,教学过程控制,学校和学院教学质量评估,管理体制四个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学校通过教学质量的审核评估、评职称时教学水平认证、通过漓江学堂建立课程联盟等方法,从制度层面保障教学质量。另学校今年通过重奖教学突出贡献者和优秀青年教师,激励教师积极地从事教学工作。调研期间,郭处长还陪同史静寰教授和张蕾博士参观了他们的实践教学基地、创新试验区和虚拟仿真中心以及学生评价最高的图书馆。

通过此次调研,同学们对于应用型院校有了更深的认识,尤其加强了对原来部属院校转为部属与地方共建学校时面临的问题,以及作为工科院校在经济不发达省份中人才培养和人才输出无法对应的尴尬境地的理解。此次调研发现,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在校园环境支持度、学校满意度、课外拓展性学习方面指标反馈较好,而在课程设置、教学有效性、实践教学层面等方面提出了意见。有些问题既是当前高校存在的共性问题,也体现着院校自身办学背景下的个性特点。调研小组已就访谈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汇总,接下来将结合全校性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