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直通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召开可持续发展教育学术研讨会

2022-01-11    点击:

2022年1月7日上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召开可持续发展教育学术研讨会。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龚克教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刘惠琴、国际工程教育中心秘书长王孙禺、国际处副处长孟波、清华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郑宇、教育研究院钟周、乔伟峰、唐潇风、徐立辉等老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刘惠琴主持。

龚克教授在主旨发言中认为,21世纪最重要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我国的发展观经历了不断深化的过程,既与中国的实践相适应,也受到国际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高等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国明确提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认识也在逐渐深化,从全球可持续发展和世界坐标系中考虑一流大学的责任,发挥大学作用推动可持续发展,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龚克认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价值之一在于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通过教育传递给年轻一代,培养出推动全球转型的一代新人。可持续发展教育虽然提出了几十年,但根据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在全球层面的进展并不理想。清华大学1998年就提出建设绿色大学,并认为首先要考虑绿色教育、绿色科技,然后是绿色校园,很有远见。清华有基础也有能力在这个方面继续发挥引领作用。

国际处副处长孟波介绍了《清华大学可持续发展行动报告》的编写背景和主要内容。联合国2015年提出《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后,得到了世界上很多大学的积极响应。清华2016年制定了全球战略,积极发起相关议题,并与世界大学广泛开展对话和交流。为全面反映清华大学助力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学校策划了可持续发展行动报告,并于2021年4月校庆期间发布。报告突出了大学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五大职能,由国际处统筹、清华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组织编写。报告通过数据、调查和案例等,全面梳理和展现了清华大学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行动和取得的成绩,在国内外取得良好反响。

教育研究院副教授钟周介绍了世界一流大学可持续发展教育战略的研究情况。第一个研究主要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对比了全球顶尖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使命和战略,分析不同学校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共性与个性,并对其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第二个研究关注在可持续发展与全球胜任力教育中如何结合教育理念与课程实践。第三个研究主要关注跨学科团队如何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发挥作用。钟周认为,贡献可持续发展是定义卓越大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清华大学全球战略2.0中也包含了相关表述。

教育研究院党委副书记乔伟峰介绍了国际工程教育中心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情况。第一是结合工程院战略咨询研究项目,搜集整理了国内外大学工程教育中融入可持续发展内容的教学项目案例;第二是每年至少举办一次与可持续发展主题相关的工程教育国际论坛或学术研讨会;第三是国际工程教育中心与教科文组织联合发布了《工程支持可持续发展报告》;第四是全程参加了国际工程联盟(IEA)标准的修订工作。乔伟峰认为,可持续发展教育正在从环境教育向整个工程教育体系扩散,下一步研究应当考虑弱可持续性向强可持续性深化转变的国际发展和国家战略背景。特别是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深入开展相关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问题。

与会人员就可持续发展教育相关问题开展了热烈研讨。石中英认为,可持续发展教育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人类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清华教研院和清华教育学科有责任深度参加和推动相关研究和实践。他提出以下八个方面需要持续关注:一是厘清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的关系;二是确立可持续发展成为未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性理念;三是需要出台高位阶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文件;四是课程设计上需要考虑正式课程与非正式课程与可持续发展的关联;五是在教师培训上要强化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六是在资源建设上要动员社会各部门广泛参与,形成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全民行动;七是在学术研究上要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系统性研究;八是要利用清华大学的平台优势,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区域和国际合作。

国际工程教育中心秘书长王孙禺认为,清华大学多年来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贡献。建议下一步在开展工作时做好内外协同。一是在内部加强总体统筹,促进院系、机构之间的沟通。二是在外部积极赢得教育管理部门的支持,与相关国际组织、国内外高校开展合作,共同宣传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

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唐潇风介绍了本科生《工程伦理》课程嵌入可持续发展内容的案例。建议将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落实到培养方案,并与学生的课程学习紧密结合,特别是要唤起学生关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形成承担长远责任的意识。

清华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办公室主任郑宇老师分享了《清华大学可持续发展行动报告》研究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她认为开展研究和推动实践时,要考虑国内外对可持续发展理解上的差异,同时认为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一个跨学科教育的概念,要解决好相关问题需要打破学科间的壁垒。

国际工程教育中心徐立辉老师介绍了国外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研究动向,认为国外大学正在越来越广泛地将可持续工程理念融入学位项目和课程,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工程师职业发展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国际上的一些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刘惠琴认为,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有三个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一是研究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之间的差异和融合;二是厘清相关主体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责任;三是站在生态文明、人类文明的高度,从教育的角度看可持续发展问题,将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落实到人的素养上,并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有机衔接,特别是要总结中国的经验,更好起到引领作用。

龚克最后提出几点建议:一是清华要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不必被大学排名牵着走;二是在谈可持续发展的时候,应该坚持全球话语,站在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维度全面理解可持续发展;三是从教育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来看待可持续发展教育,建立起统一的框架;四是组织校内外、国内外力量开展协同研究。

会议期间还就下一步研究的布局开展了初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