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直通

清华大学教育学院2025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举行

2025-09-04    点击:

2025年8月29日下午,清华大学教育学院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于舜德楼418室隆重举行。学院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教师代表、在读学生代表及2025级全体新生参加了典礼。典礼由副院长李锋亮老师主持。

108B305

典礼开始,院长石中英代表全院师生对65位新同学表示欢迎。他指出,今年的新生是清华大学教育学院成立后迎来的第一届新生,而成立教育学院是清华大学服务于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他勉励新生同学深切体会国家和大学对他们的殷切期待,肩负起为实现教育强国建设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责任和使命,模范践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精神和“行胜于言”的校风,聚焦教育强国建设中的机遇与挑战、问题与困难,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的人才成长规律、办学治校规律和国家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规律,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专业素养,勇做教育强国建设的先锋队,在贡献教育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教师代表余继老师为2025级新生带来了寄语。她强调,教育研究离不开实践,真正有价值的理论都源于对教育实践真实问题的回应。因此,同学们一方面要研读经典,另一方面要走进田野,通过观察和体验发现问题。她提醒大家要认识到教育问题往往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只有将个人困惑置于历史与制度的背景下,才能找到更深层次的答案。余继老师勉励同学们珍惜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时光,在科学理性与教育温度的交汇中不断进步,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在读博士生王雅晶作为在校学生代表发言。她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与新生们分享了三点体会:一是锤炼学术思维,葆有独立思考;二是扎根教育实践,胸怀时代变迁;三是积极面对挑战,从容拥抱变化。她鼓励新生们带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信念,在探索和创造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生命篇章。

硕士新生代表袁佳鑫分享了自己走近教育学、选择教育学的心路历程,强调教育不仅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也关乎个人成长、社会进步与文化传承。他表示,将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实的脚步,踏上充满理想与可能的“寻宝”之旅,在学术交流、实践探索和多彩生活中不断成长,努力为教育发展和民族复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D3BF73

博士新生代表黄松洁在发言中,围绕“理想、担当与探索”三个主题分享了自己的思考,鼓励同学们始终保持“初学者”的心态、“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清醒、“滴水穿石”的坚持和“躬行实践”的勇毅。她表示,希望在清华园的学习和研究中,以学术报国、以研究兴教,让教育之光照亮更多生命的前路。

教育博士新生代表谭静在发言中表达了再次以学生身份回归校园的激动与喜悦。她指出,教育博士项目(EDD)汇聚了来自不同领域、怀揣共同理想的同学们,大家将在交流与融合中共同探寻教育的真问题。面对学习与工作的双重压力,她鼓励大家坚守初心与愿景,在未来的岗位上无论是制定政策、服务校园,还是推动产教融合,都要成为教育发展的积极推动者。

国际生新生代表卢志文在发言中分享了对教育与人生意义的思考。他认为,真正的教育是唤醒每一个心灵,激发每一个灵魂的潜力,尊重与关怀生命,培养宽容与理解的心。他鼓励同学们怀揣梦想,珍惜在清华的学习时光,在探索与对话中找到真实的自我,共同走向更加广阔而光明的未来。

典礼上,院党委书记张羽为2025级新生的班主任颁发了聘书,他们分别是教硕5班主任陈菁菁老师、教博5班主任靳天宇老师和教专博5班主任余继老师。今年是教育学院首次为全日制研究生设立班主任,旨在进一步加强导学思政与研究生集体建设,关怀和引领新生们在清华园学习与成长。


接下来,石中英院长向2025级全体新生赠送《论教育》一书。该书收录了习近平同志2013年至2024年间围绕教育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深化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规律性认识,对于新时代全面理解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学院期待新生同学能认真学习《论教育》一书,从书中汲取思想养分,胸怀国之大者,把个人专业理想与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在学术探索与实践创新中不断增强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开学典礼的最后,院党委书记张羽向全体新生寄语。她提出三点希望与新生共勉。第一,要在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时代背景下,将个人的学习、研究与未来规划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肩负起教育学人的历史使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第二,要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清华精神,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保持奋斗拼搏、勇于创新、严谨治学、追求卓越的态度,勇敢面对学业与人生中的挑战,互相激励、共同成长。第三,要在人工智能和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代,重视培养人文素质,多阅读文史哲经典,做一个有思想、有修养、有志气、不断自我超越的人;注重体育锻炼,养成健康体魄与积极心态,做一个阳光豁达、团结、坚韧、不怕失败的人。张羽书记勉励大家积极服务同学,交一批好朋友,珍惜在清华园的美好时光,在友情、学业和生活的交融中不断成长,最终成为担当国家重任的栋梁之才。

4D48D4

开学典礼之后,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谢维和教授为新生带来了题为《从教育经验到教育科学——与新同学的学术分享》的开学第一课。本次分享围绕教育经验与教育科学两个核心概念展开。在课上,谢维和教授首先向新生们深入浅出地辨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深刻地指出教育科学在包含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实现了对经验的超越,达到了一种自觉的状态。同时,谢维和教授也从自身的科研经历出发,生动形象地为同学们阐释了一个好的教育科学研究应具备的核心特征。最后,谢维和教授也表达了对新生的殷切期待,鼓励大家未来产出更多优秀的教育研究成果。

新生感言

博士新生黄松洁:

我对开学典礼的感受是“心潮澎湃、使命感、新起点”。最触动我的是上午学校开学典礼后的开学第一课,李路明校长对“自强”的解读完全刷新了我的认知——“自强”不仅仅是埋头赶路,更要以开放合作的格局面向世界。这让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清华人”身份所蕴含的眼界与担当,也对未来要成为怎样的人有了更清晰的方向。接下来我想把校长提出的“练就过硬本领”落到实处,先扎实打牢专业基础,再积极参与能够回应社会需求的研究项目;我也特别期待在校园里遇到一群有理想、有干劲的伙伴,一起唱响属于我们25级的“自强之歌”。

教育博士新生谭静:

我对开学典礼的感受是“荣幸、振奋、温暖”。作为教育学院首届新生,能够在这里开启新的学习征程让我倍感荣幸;老师们的教诲和鼓励让我深受振奋;而来自不同专业、怀揣教育梦想的师生们相聚一堂,也让我切身感受到温暖与关怀。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赠书环节的仪式感——当我从院长手中接过《论教育》的那一刻,仿佛同时接过了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嘱托,也接过了作为未来教育强国建设者的接力棒。未来,我希望能把专业学习与工作实践深度融合,全面提升自己,并在清华园中研究和解决“真问题”,把所学和所感带给更多受教育者,真正成为教育强国建设的一员。

硕士新生庄庭:

我对开学典礼的感受是“生动、担当、寻宝”。让我最受触动的,是国际生代表卢志文提到的那句话——“教育不仅关乎普通群体,也关乎特殊需要的群体,教育是培养宽容与理解的心”。这让我感受到,教育其实就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对未来,我希望自己能更加勇敢和健康,结识更多朋友,在学习和研究中不断收获,并在三年的研究生时光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宝藏”。

硕士新生姜杙坤:

我对开学典礼的感受是“快活、快乐、快继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谢维和教授的课程,每一次聆听都像是被智慧启迪,仿佛大脑被打开,渗透进新的思想。这种体验让我感到幸福,也让我对教育经验和教育学的科学性有了更深的理解,从而激发了更多探索的兴趣。未来,我希望能在清华园过得热烈而灿烂,结识更多朋友,与大家一起探索教育,在这条道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安心与自由。

国际新生米雨兰(Milana):

我对开学典礼的感受是“振奋、庄重、感动”。其中,张羽书记的发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未来,我希望自己在学习中不断提升研究能力,努力达到清华大学所要求的学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