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曼丽 LI Manli
职务: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
办公地点:文南楼421
办公电话:010-62794955
北京大学教育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教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原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主管教学工作)、党总支副书记。兼任教育部教育学类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等学术职务。长期从事高等教育学、工程教育、数智技术与教育领域的研究,专长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通识教育、K-12学校改进等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语委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马工程教材首席专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20余项,受邀担任《Urban Education》《Behavioral Sciences》等SSCI期刊主编或编委。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CSSCI、SSCI论文90余篇,牵头制定国家级教学标准3项,申获软著权2项,国家知识产权登记3项。荣获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0余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北京市优秀教师。
工作经历
1998.08 - 至今 清华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副教授、长聘教授;
2007.07 - 2008.08 中美富布赖特学者(Fulbright Scholar)项目,麻省理工学院(MIT)中美福布莱特学者
2005.09 - 2005.12 德国DAAD奖教金项目,RWTH Aachen University(德国)合作访问教授
2005.03-2005.06 加拿大SACS奖教金项目,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加拿大)访问教授
2002.09 - 2003.10 清华大学“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 Champaign(美国)访问学者
讲授课程
大学历史与文化(清华大学本科生文化素质核心课程),春季学期
质性教育研究II(高级)(清华大学研究生基础课), 春季学期
合作学习心理与训练(清华大学研究生精品课), 夏季/秋季学期
课程与教学论(清华大学研究生基础课),秋季学期
在研课题
1. 第一批新时代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教育研究方法》,主编。2024年7月-至今。在研。
2.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项目负责人,首席专家。项目名称: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研究(VFA230007), 2023.09.01-2026.09.01。在研。
3. 2022年度国家语委重大项目,项目负责人,首席专家。项目名称:国家语言文字事业2035年远景目标和发展规划研究(ZDA145-6),2022.11.30-2026.12.31。在研。
4.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负责人。项目名称:数智时代真实学习情境下高阶思维能力的形成机理及评价研究(项目号:62277034),2023.01-2026.12。在研。
5. 清华大学文科双高项目,项目负责人。项目名称:“强基计划”学生发展追踪研究,起止日期:2025.12-2027.07。在研。
学术研究领域
高等教育学、高校课程与教学、K-12学校教育改进、在线教育等。
专长于分析和研究: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拔尖人才培养的大-中-小衔接教育研究;基于学习科学的未来学习和教育范式;在线环境促进有效在线学习的路径及实践;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学生学习与评测研究。
研究成果(部分专著与论文)
1.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大学通识教育
1.1著作
李曼丽.(1999) 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李曼丽 译.(2010)哈佛教育红皮书. 北京大学出版社.(荣获2011年度教育部大学出版社优秀译著奖)
李曼丽,吴凡,苏芃,詹逸思(2022).新时期高水平本科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探索.[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2 论文(近5年)
李曼丽, 党漾, 周雪涵, 詹逸思(2024).本科拔尖学生培养的纵向追踪研究:以强基计划为例.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4年第6期。
李曼丽, 王金羽, 郑泉水 & 徐芦平. (2022). 新时期本科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一项关于清华“钱班”12年试点的质性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08), 31-43.
Li Manli. (2019) A History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Education In China. Oxford Encycloped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李曼丽 苏芃 吴凡 张晓蕾.(2019)“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培养与成效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9年01期
Li Manli, Zhang Yu. (2013)The Impacts of Student Background an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on the Output of General Educ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Chinese Education,2013(02)
2.高等工程教育
2.1 著作
李曼丽.(2010)工程师与工程教育新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荣获第六届高校人文社科优秀三等奖)
LI Manli,Etc.. In Search of Excellence of Global Engineering Education.[M] Continental A. G., Hannover/Germany, ISBN39811322-03.2006
2.2 论文(近5年)
李曼丽,杨芊芊.(2025).国家关键领域科技领军人才成长的田野研究:以核能领域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5, (01):11-18.
Li, Ruimiao, Manli Li, and Weifeng Qiao. 2025. “Engineering Students’ Use of Large Language Model Tools: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a Survey of Students from 12 Universities” Education Science 15, no. 3: 280. https://doi.org/10.3390/educsci15030280
李曼丽,杨艺冰.STEM拔尖女生的科研生涯选择:“关心困境”及其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4,22(02):68-87+189.
吴凡,李曼丽.跨学科本科课程整合方法与机制——以美国三所研究型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06):158-164.
李曼丽,詹逸思,何海程.全球语境中的一流工程教育本科课程的务本与布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05):159-165.
3. 数智技术&AI与教育
3.1 著作
李曼丽, 张羽, 叶赋桂 (2013). 解码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教育学考察[M], 清华大学出版社.(荣获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Hamish Coates, Yu Zhang, Manli Li, Zhou Zhong edt. (2022). A Turning Point for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M]. Routledge
3.2 论文(近5年)
Wu,F., Dang,Y., &Li,M. (2025). A Systematic Reviewof Responses, Attitudes, and Utilization Behaviors onGenerativeAIfor Teaching andLearninginHigher Education. Behavioral Sciences, 15(4), 467. https://doi.org/10.3390/ bs1504046
李曼丽.(2024). 高等教育智能跃迁:一项历史比较研究.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ISSN:1001-4519),出版年:2024,卷:45,期:04,页码:14-24+59.《新华文摘》2024年24期转载。
于济凡, 李睿淼, 李曼丽等.(2024)多智能体协同交互的高临场感在线学习环境构建.期刊来源:现代教育技术, 2024,34(12):17-26.
黄振中,李曼丽.守护教学在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在线课程教学策略的质性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23,43(05):45-52.
乔伟峰,李曼丽,李睿淼(2022).超越技术:融合式教学中课堂氛围对大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3):25-41+187-188.
乔伟峰,刘威童,李曼丽(2021).学生眼里的在线教学:行为、效果与挑战——基于新冠疫情期间清华大学学生在线学习行为调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1,42(01):57-66.
李曼丽 张晓蕾.(2020)自主学习能力越强学习效果越好.《光明日报》( 2020年02月25日14版)
李曼丽 丁若曦 张羽 刘威童 何海程 刘惠琴.(2019) 李曼丽等——从认知科学到学习科学:过去、现状与未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9年第04期.荣获“教育部2019年教育出版优秀图书、文章入选作品”(1/19)
4. 教育与语言的交叉研究
4.1 著作
李曼丽 著(2022). 清华中文水平测试词汇等级大纲[M]. 外文出版社,2022, 07.
李曼丽 著(2019). 清华语言能力等级标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M]. 外文出版社,2019.12.
李曼丽 等 著(2019). 清华中文测试:语言理论与测量研究[M]. 外文出版社,2019.12.
4.2 论文(近5年)
李曼丽, 康叶钦,刘威童.(2024)论国家关键外语战略与中国式现代化. 理论与现代化,1-12[2024-12-16].
李曼丽, 徐梦真.(2024)来华留学生学术中文口语能力评价研究:中国考试, 2024, (10) : 34-42.
李曼丽,清华大学“国际中文学习与测试”课题组 (2023).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水平汉语能力测试探索——清华中文能力水平测试(CLPT)研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44 (04) : 101-110.
李曼丽 李姝雯(2021).学术语言的概念、特征及教育意义. 教育研究,2021,42(06)
李姝雯 李曼丽 (2021).儿童书面言语的因果表达及逻辑思维特征研究——一项基于1800名小学生作文的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21,39(11)
李曼丽 李加■(2020).国内外语言能力量表的描述语特征分析(J). 中国考试. 2020年06期
李姝雯 李曼丽(2019).语言学研究的新范型----基于2000-2016PNAS研究进展评述.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9年01期
李姝雯 李曼丽.(2019)语言学跨学科研究的新范型——基于2000-2016年PNAS研究进展评述(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0年01期
5. K-12学校教育改进
5.1 著作
李曼丽 黄振中主编. 教材《保育师》(五级),中国劳动社会经济出版社,2024.12.
李曼丽 贾雪主编. 教材《保育师》(基础知识),中国劳动社会经济出版社,2024.08.
李曼丽, 贾雪, 黄振中. 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人员实用手册.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Limanli, Sun Mengliao (2021). The Effect of the Elite School Group on Quality of Schooling . Oxford Encyclopedia of School Refor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2 论文(近5年)
李睿淼,李曼丽. 域外四国教育优质均衡的议题及政策旨趣[J].比较教育研究,2022,44(10):13-21.
廖正山,李曼丽.在线课程作业设计策略——基于八门在线课程样本的分析证据[J].开放教育研究,2022,28(05):79-92.
丁若曦 & 李曼丽.(2022).高等教育普及化后的中—大“段差”:一个概念及分析框架. 教育科学(01),73-80.
梁哲 李曼丽(2020).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促进与学业表现研究进展(J).体育学刊,2020年03期
黄振中 李曼丽 (2019). 基于职业标准的儿童早期发展保教师及其核心知识能力框架研究.教育学报,2019年06期
李曼丽 聂晶 邸文.(2018) 构建面向时代的“幼有所育”.《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04日
李曼丽等. (2018) 通过集团化和学区制优化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配置的体制研究及实践指导(研究报告).(杨志成、胡淑云、李曼丽、许甜、张洋)荣获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
国家软著权、国家版权登记及国家标准制定
1. 清华中文测试(Thu-CLPT)线上征题与审题系统1.0。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软著登字第5301143号.登记号:2020SR0422447. 获得日期:2020年01月10日.
2. 清华中文测试(Thu-CLPT)题库系统1.0.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软著登字第5301137号. 登记号:2020SR0422441. 获得日期:2020年02月12日.
3. CLPT标杆卷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作品登记证书. 国作登字-2022-L-10096612, 2021年9月6日完成,2022年05年11日登记。
4. CLPT标杆卷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作品登记证书. 国作登字-2022-L-10096611, 2021年9月20日完成,2022年05年11日登记。
5. CLPT例题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作品登记证书. 国作登字-2022-L-10096613, 2021年4月19日完成,2022年05年11日登记。
6. 《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版)》婴幼儿托育专业中职专科、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三个专业《专业简介》《国家教学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教育教学标准.
7.《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婴幼儿发展引导员》(职业编码:4-10-01-0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社厅[2025]35号文件。
8.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保育师》(职业编码:4-10-01-0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工作委员会,2021【厅】92号文件。
9. 《保教师专业能力要求》(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D/T5075-2019),2019年11月28日发布,2019年12月28日实施。
咨询报告
Li Manli(2004) The Value of Sustained Financial Support to Faculty Development in Chinese Colleges in Under-served Area. To: Headquarter of Board of Asian Christian Higher Education (New York)
获奖及荣誉
2024 清华大学2024年度教学优秀奖
2023 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2022 北京市优秀教师
2022 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21 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2020 清华大学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优秀教师特别奖
2020《e时代的教与学》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2019 清华大学 2019 年度先进工作者
2018《教育学导引》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2018 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6 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2013 第六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2013 中国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2 清华大学第十三届“良师益友”称号
2010 国家民政部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2008 北京市社科理论人才百人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