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史静寰教授等参加亚洲旗舰大学与东亚博士生培养研讨会

2017-06-01    点击:

2017年5月26日,“亚洲旗舰大学与东亚博士生培养研讨会”(the Workshop on Asian Flagship Universities and Doctoral Training in East Asia)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举行。与会者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首尔国立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史静寰教授与博士后郭菲参加了此次会议。

在亚洲经济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并走向转型、亚洲顶尖高校的世界影响力不断加强的大环境下,作为未来科学家和科研工作者摇篮的博士生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博士生教育是否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预期的影响?其培养过程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带着这些问题,亚洲几所顶尖研究型大学开始了对博士生培养“黑箱”的探索之旅。2014年,清华大学率先开展了博士生追踪调查,尝试对博士生在校期间的发展过程进行全景勾画。目前已有2014级、2015级、2016级学生参加了此项目,其中2014级学生已完成三轮追踪调查。2015年底,首尔国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香港大学的教育学和社会学学者联合在三校开展了博士生学情调查,尽管该项目为横截面调查,但问卷内容涉及博士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部过程,调查对象覆盖处于各个阶段的博士研究生。2016年,北京大学受教育部学位办委托开展了“研究生培养质量反馈与追踪调查”,在13所高校采集了学术型博士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数据,其样本在学科分布和性别比例上与全国当年博士毕业生情况一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此次新加坡研讨会上,各校代表就其调查研究的初步发现进行了汇报和讨论。报告题目主要集中于博士生学术职业发展,深入探讨了博士生学术能力培养、学者社会化过程、博士毕业生就业选择和去向等方面内容。清华大学团队的报告展示了清华大学博士生在博一年级的学习科研经历,重点关注于博士生初入学术圈的探索、自我认知的重建及对“学者”身份的初适应,并探讨了学校支持和导师指导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此外,与会者还对目前亚洲旗舰高校博士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一天的小型研讨会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然而针对于博士生培养的研究和探索才刚刚开始。与会者相约在会后进一步完善现有研究,对数据进行更深层的挖掘,并约定于2018年11月在清华大学再次召开研讨会,就博士生培养问题进行更加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