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27日,国际工程教育中心(ICEE)在北京友谊宾馆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工程当前与未来的发展趋势》报告启动会。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清华大学校长、国际工程教育中心理事长邱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助理总干事史凤雅(Flavia Shlegel),教育部原副部长、国际工程教育中心主任吴启迪,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工程教育中心执行主任袁驷,清华大学原副校长余寿文以及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部门,北京办事处、雅加达办事处和相关世界工程组织的专家参加了启动会。

周济在启动会上致辞
周济在致辞中指出,在新一轮工业革命及产业变革的推动下,世界各国将工程科技创新作为促进经济增长、实现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来发展的成就证明工程科技的发展关键是人才,工程教育是为工程科技进步提供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中国工程院将大力支持国际工程教育中心参与《全球工程报告》编撰工作,并希望报告成为中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深度合作的优秀范例。

邱勇在启动会上致辞
邱勇指出,现代工程与现代教育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教育体系的资源配置方式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工程教育的模式正在发生转型,正在向具有大系统整合、跨学科交叉、跨领域合作特点的新模式演进。中国工程教育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工程科技人才,有力地支撑了国家的工业体系与社会经济发展。工科是清华的传统优势,在建设综合性的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工科优势要进一步强化。
邱勇说,未来10-15年,是新一轮工程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迅猛发展期,也是中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战略转型期,更是中国工程教育开展国际合作、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战略机遇期。
邱勇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0年发布的第一部工程报告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此次编撰的第二部《全球工程报告》将围绕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意义重大并极富挑战。清华大学将大力支持国际工程教育中心参加该项工作,期待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这份报告将为工程教育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史凤雅在会上致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助理总干事史凤雅在致辞中感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国际工程教育中心对报告提供的支持。她说,中国在工程科技方面的成就令人瞩目,工程教育在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向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工程发展还面临很多挑战,有许多亟待回答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未来的报告充满期待,希望该报告为促进全球工程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在为期两天的启动会议上,工程教育专家们围绕该报告的目标定位、概念框架与方法论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启动会现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主任欧敏行(Marielza Olivier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雅加达办事处主任沙巴兹·可汗(Shahbaz Khan)、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秘书处副秘书长周家贵,世界工程教育组织联盟(IFEES)、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世界土木工程委员会(WCCE)和其他工程组织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国内其他高校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参会人员合影
此次会议由国际工程教育中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举办。国际工程中心秘书长王孙禺、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史静寰、院党总支书记刘惠琴、院教学委员会副主任李曼丽、谢喆平副教授、钟周副教授及乔伟峰助理研究员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