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7日,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举办的“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2016年度启动暨工作交流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CSS)项目组全体成员、会议特邀学术嘉宾及到会的30所院校的项目负责人总计近90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分上、下午两个半场进行,共包括六个会议模块,分别是:学习成果测评理论与实践、认证的案例研究、问卷修订指标构建、调研形式流程介绍、调查及研究交流分享、调查日程安排。
上午的会议首先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项目总负责人史静寰教授对项目发展进行了总体介绍,揭示了世界教育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学习危机以及教育教学在解决该危机中的核心作用,并对“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的发展脉络和重大意义进行了阐述。
接着,会议特邀嘉宾、美国ETS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管刘鸥博士做了题为《全球高等教育学习成果测评的理论与实践》的报告,详细介绍了由ETS研发的高等教育学生学习成果评估新工具并对学生学习成果评估领域开展的各种国际调研进行了综述和总结。随后,会议邀请清华大学教务处教育质量办公室王晶老师就清华开展的本科专业认证与评估进行了案例分享,介绍了清华开展本科专业评估的背景和意义,分享了专业评估的基本原则、指标体系、评估流程和评估方式。之后,就上半场的报告,参会人员与报告人展开了热烈的提问与讨论。
下午的会议中,首先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罗燕副教授、博士生杜艳秋、博士后郭菲博士、博士生张蕾分别介绍了普通本科问卷的修订及评价指标、应用型问卷的修订、抽样的原则方法及常摸构建。之后,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张华峰、硕士生连志鑫介绍了项目问卷发放流程机制以及网路调查平台。
在经验分享环节,由江苏大学王云香老师、武汉纺织大学陶学文老师介绍了在各自学习开展学情调查及数据研究的经验,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黄雨恒、硕士生董华星分享了以大学生满意度和第一代大学生为主题进行的研究。最后,史静寰教授对调查日程做出了总体决策,并对会议进行了总结。

自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2009年正式启动“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China)以来,本项目在高等教育学界乃至社会上的影响力不断攀升,目前已扩展为“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CSS),现已持续进行了七年。本次会议不仅代表着2016年度项目的正式启动,也提供了国内外、各院校之间交流切磋的平台,促进各参与院校更好的参与本次调查,从而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