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直通

展示研究成果 激发学术志趣——教育研究院举行2013年学术盘点活动

2014-01-13    点击:

2014年1月9日,教育研究院在文科图书馆大同厅举行了2013年度学术盘点活动,共有9位(组)报告人报告、展示了研究成果。清华大学副校长、教育研究院院长谢维和教授、常务副院长史静寰教授以及教研院全体教师,各研究中心人员、博士后、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分为上午和下午两个半场,分别由副院长韩锡斌副教授、党总支书记李越教授主持。

教育技术学科带头人程建钢教授针对教育的热点问题——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s),阐述了其特点、意义以及如何发展中国的MOOCs,并对MOOCs的一些认识误区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澄清。史静寰教授主持的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课题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她对2013年的调查进展和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介绍,课题组成员硕士研究生初静及博士研究生李一飞对基于该调查开展的研究进行了报告,主题分别为中国大学的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研究和中国大学的生师互动研究;第三位报告者为我院硕士研究生韩双淼,她的演讲主题为与其导师钟周副教授合作的“大学战略地图的发展:一项比较研究”。第四位报告人的为博士后谢喆平,研究主题为“辅导员制度与红色工程师治国”,这项研究对清华大学的学生政治辅导员制度这一中国高等教育中的精英生成制度进行了考察。第五位报告人是博士研究生王顶明,他基于全国样本数据,对博士生学制的合理年限进行了探讨。

博士研究生王文与张羽老师合作的基于中国某城市实证研究的“能力分组对高考成绩的差异性影响”;李曼丽、叶富贵教授主持的“MOOCs的教育学考察研究”课题组成员硕士研究生刘杨和博士后康叶钦的“中国MOOCs学习者参与情况调查报告”及“一流大学的SPOC课程研究”;硕士研究生刘金青与其导师文雯合作的“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李锋亮副教授 “远程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进展”。

本次学术盘点广泛征求了师生意见,在组织形式上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旨在创设深度交流的氛围。先进行大会主题报告,然后分组交流。每个报告人都制作了海报展板,主题报告结束后,在展示区域内,报告人及课题组成员与感兴趣的老师同学就研究主题、研究方法进行深入互动。

活动最后史静寰教授现场听取了师生对今年学术盘点的收获和建议,强调教育研究院作为一个学术共同体,学术研究是师生的共同志业,人才培养是院里的根本任务。通过学术盘点,不仅是为了展示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为了激发研究生的学术志趣。希望研究生同学能踊跃参与到各种学术活动中,在与他人的交流与讨论中,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开阔研究视野、丰富研究经历、提升研究能力。

谢维和教授以近期发表在《中国大学教学》上的《相互听课:大学教学的学术规范》一文的观点为主线,谈到韩愈《师说》中“不耻相师”,倡导从师从学的观点,并以清华大学为例,列举民国时期王国维、吴宓、陈寅恪、汤用彤、冯友兰、闻一多、王竹溪、沈有鼎诸先生相互听课的文化与做法,结合博耶、舒尔曼等西方学者关于学术的观点,强调了作为教师与教育研究者,相互听课以及观摩讨论在治学求知中的重要性,勉励大家树立学术志向、利用各种渠道和机会加强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