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号下午三点,应清华大学教育学院邀请,著名教育经济学家曾满超教授在文南楼116为大家做了一个题为“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化”的报告。报告现场由史静寰教授主持。
报告分成三个部分。曾满超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项目的总体情况,指出该项目旨在通过调查中国研究型大学、对中国研究型大学进行案例分析以及跨国研究比较国内外知名研究型大学,达成评估中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趋势和挑战、识别能有效提高中国大学质量的国际化策略以及设计中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的监督指标的研究目标。
报告第二部分曾满超教授重点介绍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情况。采用一个共同的分析框架,分析了这三个国家高等教育系统的国际化背景、国际化战略、政府和专业机构在国际化中的角色,并介绍了这三个国家的著名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化情况。
总之,这三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历史背景、战略等方面有相同的经验,都采用学生流动、教师流动以及设置国际化课程等战略。同时它们都通过政府、高等教育部门的专业组织和学校个体三个层次联合起来实现国际化。但在地区政治、传统和政府的角色方面有明显的不同。例如美国政府仅限于提供经费和对学生进行财政资助等,英国和澳大利亚政府则具有更积极的作用,特别是澳大利亚政府,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扮演多重角色,具有强大的协调与领导作用。此外,各国的研究型大学利用各自的条件,其国际化进程也有不同的特点。
报告的第三部分,曾教授基于研究成果对中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提出了建议。他认为在学校内部应该增加学生和教师的流动性、增强与留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派送更多的学生出国交流学习、理清行政和科研的关系;政府方面应该出台支持政策,增加必要的财政支持,在管理上要适当放宽;还可以建一些专业的组织机构来促进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化进程等。
最后,在场的师生还针对报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结束了这场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