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直通

学术博士生代表杨佳乐在教育研究院2021年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2021-06-27    点击: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教研院2018级博士杨佳乐。今天有机会站在这里对我而言意义非凡,三年前,我曾作为18级新生代表发言;三年后,非常荣幸又能够作为毕业生代表向院里每一位春风化雨的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向每一位朝气蓬勃的同学送上诚挚的祝福。

各位老师们教学有道,在传道授业中追求卓越;育人无言,在为人为学时行胜于言。建院40余年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作为教书育人的重镇,始终践行着卓越教学、立德树人的初心,培养了一届又一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未来学者、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未来领导者,以及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教育工作者。求学数载,教研院老师们师德正、教风严,给予学生的不仅是前沿知识的输入和个人能力的提升,而且是价值观念的重塑与精神风貌的再造,成为同学们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和同行者。毕业在即,学生们带走的是师长的谆谆教诲与殷切期望,留下的是对各位老师的拳拳敬意和由衷感激。愿老师们在惠风和畅的春光里播种希望,在骄阳似火的夏日里教学相长,在丹桂飘香的秋季里桃李芬芳,在银装素裹的雪天中风采如常。

各位同学们,我辈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浸润在钟灵毓秀、人才辈出的水木清华,毕业后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走上工作岗位,都自当肩负使命,坚定站位,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以“铺石开大道,筚路启山林”的气度昂首阔步,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奋发前行。

我们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胸怀天下、心系国家的时代新人;我们不是“老气横秋的小学究”,而是心里有火,眼里有光的青春后浪。此去经年,即将开启人生新征程的我们要永葆“两心”。一是葆有信心,拒绝冒名顶替综合征。如果在获得优异成绩时,你会下意识地把运气当成主要原因;如果在收到他人夸赞时,你会瞬间想到许多反例证明自己名不副实;那么你可能正在经历冒名顶替综合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请努力克服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消极情感,以“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迎接人生的机遇与挑战。

二是葆有匠心,精益求精。匠心精神一方面强调认真专注、静心锤炼;另一方面也必须敢于突破,推陈出新。学习是一种修行,每一个学科专业唯有扎实钻研才可取得创新成果;工作也是一种修行,每一个行业领域唯有持续坚守方能成就一番事业。毕业后不论我们投身何处,请多一分沉淀,少一分浮躁,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匠心对待我们选择的生活。

最后,寄语教研院每一位毕业生: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今又启航,山高水长,愿大家以梦为马,仗剑天涯,岁月无虞,未来可期!谢谢!

2021届博士毕业生 杨佳乐

2021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