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直通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举办“启航沙龙”之学术写作与发表分享会

2021-11-07    点击:

10月31日晚,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启航沙龙”之学术写作与发表分享会在文南楼414举行。教研院研团实践部邀请到了2018级博士生洪茜以及2020级博士生杨冬为同学们分享学术写作与学术发表的心得体会。

图片

杨冬师兄的分享以“做独立的研究者”为题,通过梳理一项研究从无到有的逻辑线,从“什么是研究”“为什么研究”“研究从何来”“好研究是什么”“如何锤炼好研究”以及“好研究的归宿”这六个方面,结合自身经历与思考,提出了具体详实的建议。

图片

在选题方面,杨冬师兄认为,教育研究内容广泛,包括教育问题、教育现象、教育规律以及教育理念等。作为研究者,我们可从自身兴趣、经验感知和知识结构等出发,围绕理论和实践所关切的重大问题,在对学术史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找到有价值性和创新性的研究选题。他以自身研究举例,从时间、事件、内容、媒介以及互动这五个维度为我们一一介绍了研究选题的潜在来源。

在写作方面,杨冬师兄首先提出了自己对于一项“好研究”的判断标准,即在选题上具有创新性、价值性、科学性与可行性,在结构上具有规范性、合理性、逻辑性和承接性,在观点上具备政治性、明确性、独到性和共识性,且在行文上应具有学术性、工整性、简洁性和易读性。接着,他从论文写作的过程视角,凝练了包括找问题、定目标、理思路、巧设计、抓要素以及多修改在内的六大环节,为我们开展学术写作、锤炼一项好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基本技巧。

在发表方面,杨冬师兄主要围绕“如何确定拟投期刊”“如何回复评审意见”等问题,结合自身投稿经历,为大家高效选择目标期刊、合理回应评审意见、与专家就有分歧的学术观点进行据理商榷等做出了示范。

洪茜师姐的分享主要围绕“学术写作”、“学术发表”以及“学术生涯”三大主题展开。

图片

在学术写作方面,洪茜师姐首先强调了文献综述的重要性,对文献引用中的“前引用”与“后引用”、“前立场”与“后立场”这两组概念进行了阐释与区分,并提出“好的文献综述应当是让文献成为为自身论述主线服务的evidence”这一观点。

其次,洪茜师姐结合自身经历,介绍了学术写作中理论视角的来源,鼓励大家在阅读中沉潜,不要奢求短期回报,尽量摆脱原始理论的“万金油”,去寻找适合实际研究问题的独特框架。接着,洪茜师姐针对研究方法的选用给出了自己的经验,提醒大家不要盲从已发表的期刊论文,而要通过亲身研读国内外专著,来理解与掌握某一研究方法的缘起、适用性、具体使用步骤。

此外,“讨论”是目前中文期刊论文相对忽视,但英文期刊论文十分重视的写作环节,讨论部分要求我们在发现了一些现象的基础上还应继续追问,我们的研究呼应了什么?补充了什么?突破了什么?对实践的进步发展有哪些贡献?未来研究又可以从何处着手?

在学术发表方面,洪茜师姐主要结合自身投稿经验,与大家分享了她对中英文期刊差异的看法,以及在选择意向期刊时的一些注意事项。同时,洪茜师姐也建议,若收到外审或终审拒稿通知但期刊未给出明确评审意见反馈,可通过电话或邮件的形式咨询期刊具体原因,从而为后续修改积累宝贵经验。

最后,谈及学术生涯,洪茜师姐给出了自己的三点心得体会与同学们共勉:其一,要多读书,这既是学术素养的积淀过程,同时也是检验自己是否能够沉潜学术的有效途径;其二,要舍得让自己的研究在时间里沉淀,愿意花时间去反复推敲,而非急于发表尚未成熟的研究成果;其三,始终致力于推动知识边界的拓展,时常叩问自身研究贡献的所在。

沙龙的最后,在场同学就评审意见的回复、学术人脉的拓展以及中英期刊的不同等话题,与分享嘉宾进行了轻松而热烈的讨论。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