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8日,我院副教授文雯与博士后胡蝶受邀在牛津大学全球高等教育中心(CGHE)作题为“International student education in China: An ‘island’ in internationalization”的在线讲座。讲座由全球高等教育研究知名学者Simon Marginson教授主持,全球学者学生200多人在线参加。
文雯在报告中指出,中西方对于国家、社会与大学关系的理解存在差异,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必须首先厘清中国大学与国家、社会的关系。文雯和胡蝶从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视角,基于详实的数据和访谈资料,分析了来华留学教育在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区域经济发展、共同利益等方面与本土社会和全球社会的联结。来华留学教育为“Global South”的学生创造了国际教育机会,促进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合作与发展,但较之对国际社会的贡献,来华留学教育与中国本土社会的联结较弱。文雯指出,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一批中国顶尖大学在全球领导力、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在线全球开放英文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努力,能更好的发挥教育作为公共品的属性,扩大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社会效应。


文雯(左)、胡蝶(右)在线作学术报告
美国波士顿学院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Hans de Wit教授, 牛津大学的David Mills教授等高教领域的知名学者对报告内容给出高度评价,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参会学者学生对该项研究展示出浓厚兴趣,围绕中非合作、“一带一路”倡议、留学生奖学金筛选、国际人才培养与海外人才回流、双语教学等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从左至右为:牛津大学Simon Marginson教授、波士顿学院Hans de Wit教授和牛津大学David Mills教授
来华留学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方面,相关学术研究更需要着力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中国高等教育实践,为世界提供中国实践的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