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程论坛

2017在线工程教育国际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

2017-07-19    点击:

7月16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教育中心(ICEE)、国际工程科技知识中心(IKCEST)主办,学堂在线承办的2017在线工程教育国际论坛在清华紫光国际交流中心隆重举行。本次论坛得到了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大力支持。

在本次论坛上,国内外专家围绕“链接未来:工程教育中的在线学习”进行了深度研讨。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教育中心执行主任袁驷,国际工程教育学会联盟(IFEES)主席、国际工程教育学学会(IGIP)主席迈克·奥沃(Michael Auer),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国际工程教育学会联盟前任主席鲁艾妮·莫瑞(Lueny Morell),国际在线工程协会副主席达尼洛?祖庭(Danilo Zutin)等出席了论坛。清华大学副秘书长、在线教育办公室主任、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学堂在线董事长聂风华和学堂在线副总裁张波主持了本次论坛。

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ICEE执行主任袁驷在致辞中指出,在工程教育面向产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过程中,要将混合学习、翻转课堂等在线教育的新学习方式方法与工程教育进行融合,这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深入探讨的话题。大家要积极建言献策,为共同推动世界工程教育的发展,使工程技术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做出贡献。

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袁驷致辞

国际工程教育学会联盟主席迈克·奥沃在“工业4.0及其对教育的影响”的主题发言中表示,全球化对人类生活的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技术与数字化快速发展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来应对。需要新的教育方法,教与学的方式满足各层次的教育需求,而且这种应对要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这是现在和未来主流的科技。

国际工程教育学学会联盟主席迈克·奥沃发表演讲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分析了不同历史阶段下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他指出,技术进步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驱动力,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技术发明总会带来教育领域新的变革。在互联网时代,教育是互为师生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适应这种社会,适应这种教育形态的变化。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发表演讲

国际工程教育学会联盟前任主席鲁艾妮·莫瑞,国际在线工程协会副主席达尼洛?祖庭,马来西亚理工大学副教授萨义德?艾哈迈德?哈桑(SyedAhmad Hassan),美国丹佛大学副教务长苏珊?瓦切克(Susan Zvacek),比利时鲁汶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教学副院长格丽特·朗芝(GreetLangie),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杨芳,南京大学软件学院教授陈振宇,慕华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李卫平等就在线学习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技术与学习的辩证关系、翻转课堂的利弊、工程硕士英语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学研产数据驱动的软件人才培养与实践、工程教育中问题驱动的学与教等内容发表了主题演讲。

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学堂在线董事长聂风华和学堂在线副总裁张波主持论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教育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王孙禺在大会总结中向大家介绍了国际工程教育中心网站和非洲拉各斯大学在学堂在线无偿帮助下建立的在线教育平台。他指出,这标志着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很多国际名校的优质在线教育资源更多地传播到发展中国家,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工程教育的发展,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做出了贡献。他希望中外工程教育专家学者要继续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工程教育的混合式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做出更大贡献!

论坛现场

(国际工程教育中心、国际工程科技知识中心、学堂在线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