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教学相长 共迎挑战 | 教研院正式开启线上教学工作

2020-03-30    点击:

2月17日,清华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正式开启。与往年不同的是,在疫情防控的特殊形势下,各院系课程形式改为线上授课。在学校的全力支援和我院师生的同心协力下,教育研究院在线教学工作的第一天圆满落幕。

经过第一天的实际经历,我院师生感触良多。针对在线教学备课中的注意事项,实际教学中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教学后的反思与进一步构想,授课教师畅谈自身经验与思考;选课学生与助教们则就在线学习的感受、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准备的经验、对线上教学的建议等方面展开了积极的分享。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怎么说~

老师们说:

教 师 李锋亮

由于考虑到要用在线的方式进行教学,所以前两周我自己做了多次专门的准备演练,还在脑海里面构想了如果网络断了、设备出故障了等情景以及该如何处理的预案。然而,今天却一切顺利。记得 “同上一堂课”的时候,我的网络断了两次,我试讲的时候,我的网络也断了两次。但是今天可能是因为腾讯为清华的课程安排了专门团队的缘故,我今天连着两个多小时的课,没有任何卡顿。估计背后是很多人付出辛勤努力的结果。今天课程很顺利,除了背后技术团队的努力外,也和所有同学的努力分不开,大家抱着共克时艰的态度,认真听讲、认真参与。这是清华师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一个生动注脚。

教 师 钟 周

我和学生们都很兴奋我的30人本科生课程《课程与教学》能如期开课。我们为我们的学校清华而骄傲。这有赖于校领导的坚定信心、前瞻的决策,有赖于学校在在线教学领域的长期积累,有赖于全校教学体系有条不紊的应急安排和紧密配合,有赖于每一位开课教师两周来的快速适应新技术环境,有赖于全体师生的相互支持。我们的课程目标就是探索教学发展的前沿。今天一上课同学们就分享了一天的在线学习经历。正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师生都在这个在线教学的天然实验室中“做中学”了,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教学相长。我们非常珍惜这次全校同行在线教育的宝贵机会。

教 师 林 健

事实上,我对视频教学原先一直担心效果不如面对面教学,所以我课前课中做了些准备和调整,目的是强化视频教学效果:课前准备:1、安排课前要求:我在测试系统效果时就给学生发了材料,布置他们课前该准备的工作。2、制定更详细的每次课教学计划,使学生明晰每次课对他们都有要求,他们知道该干什么,也督促他们参加每一次课。3、充实教学资料,以利于学生一人独处时更好地学习。4、适当细化ppt内容,以防讲课时音频信号弱的现象出现,使学生能够实时获得必要的信息。5、在ppt中增设互动环节,增强教学效果。6、增加ppt的动画功能,吸引学生眼球,避免不在课堂上课分散学生注意力。课上保证教学效果:1、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实时掌握学生听课及学习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但会延长上课时间,我今天大约延长30分钟)2、课上有几次询问学生视听效果,以及时掌握视频教学情况。3、安排好课间休息时间,使学生认真参与每个教学环节,避免学生中途自己提前开小差。(教师可能没有注意到)4、学生上课均要打开自己的视频,以便教师掌握学生动态。(但会占据视频空间,如果教师用ppt讲课,会使一部分屏幕被遮挡)。

教 师 韩锡斌

三个学时的课程,9位选课研究生,1位助教。石中英老师作为领导听课。课程采用优慕课平台(呈现材料、异步讨论、课程作业)+ ZOOM视频会议系统(同步讲解、分享讨论、互动答疑)。在运行时,ZOOM视频会议系统有若干次轻微的卡顿,后续顺畅;优慕课平台课堂演示呈现很顺畅。学生对课程发表了许多感受,包括:(1)肯定学校的应变措施。(2)内容和规范、认真和严谨还是最重要的。(3)适当的教学设计产生良好效果。(4)视频在线上课反而拉近了师生的距离。(5)线上教学对注意力是挑战。(6)学习了网络学习的方法。(7)另外教师(领导听课)的参与有意外的好效果。(8)其它:A. 在自己独立的空间里学习很自在,专注度比较高。B.有一点担心是,在后续的学习中,对于比较难的问题或者需要团队协作的项目,线上讨论效果可能没有线下好。

教 师 罗 燕

第一次直播教学,按学生的建议和要求,选用了腾讯会议平台。第一节课是导论课,要给学生讲明白三个问题,即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这门课是讲什么的?以及怎么来学习它?我在课前布置了两部电影《踏血寻梅》和《上流社会》,围绕这两部影片的共同主题和不同视角展开讨论,每位同学都分享自己的观点,我对每位同学的观点进行回应,学生对自己聆听他人的观点做记录和总结,以培养学生聆听他人意见的能力。一场讨论下来,感觉互动效果尚可,但效率比线下教学低,线下30分钟左右的一个课堂讨论在线上用了55分钟,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很高,思维训练的效果也基本达到了。不过,单纯讲授的效果不太好,学生响应程度相比讨论明显降低。我课后让助教发起满意度调查并收集改进建议。接下来将根据学生的要求和建议继续改进直播授课的内容和方式。

同学们说:

18级硕士生 周溪亭

在线教学遇到的问题比我想象中大,网络的卡顿、切换不同软件所浪费的时间、师生操作软件的不熟悉、直播的延迟……来自软件和硬件的问题都让教学效果打了折扣。幸好,学校安排了试教的环节,这样在试教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就能及时调整、解决,方便正式课程中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学校还提供了腾讯会议、ZOOM等第三方软件的使用权限,再一次方便了很多。感谢老师们为了我们能更好地听课不断摸索在线教学软件的功能、调整教学安排,但线上教学还是存在注意力容易分散之类的问题,自己的自觉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停课不停学”,就算在家,我们也要行胜于言!

18级硕士生 郝亚辉

千呼万唤始出来,终于要开始上课了。在家上课的感受还真是有点奇妙,提前跟家里人打好招呼,“未来几个小时别找我,我不吃东西,也不玩游戏,我要上课!”不同于学校上课,在家上课对我们的自律这方面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毕竟网上学习,师生互动会稍微差一点,老师可能不会及时发现我们在开小差……但是大家都这么努力地为我们创造良好学习的环境,我们怎么忍心不学习呢?最后,感谢老师们的辛苦付出,感谢强大的雨课堂和荷塘雨课堂,感谢众多视频会议软件,大家都为了保证延迟开学不停教不停学的目标付出了很多,我们学生无以为报,只好以认真上课,勤勉奋进来回报各位了!

19级硕士生 张蓝文

为了应对疫情,从上周开始各门课程纷纷进行了在线学习的测试。体验了多种在线课程平台后,自己也能够切身感受到,在线教育平台确实取得了很多发展,在知识传授、过程评估、课后训练等方面都有不错的设计,但与面对面的课堂教学相比,互动性难免有所折损。为了不影响课程质量,我所修读课程的老师们都根据这学期的特殊情况进行了教学方式的调整,尽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障学生有足够的学习投入。这其实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不辜负老师们的付出,我们也需要以更加认真的态度来面对在线课程学习。学校学院也对同学们在线课程学习非常关怀,多次统计了大家是否具备在线学习条件。事实上我自己也参与到了学校的雨课堂培训志愿者队伍中,看到了非常多老师同学在为线上课程的顺利开展而努力。共克难关,我们在一起!

19级硕士生 刘树禄

本次疫情的爆发对老师和同学们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作为一名入学一个学期的硕士生,我主要有如下几点感受:第一,学校、学院层面对学生学习与科研的关注,我能感受到学校层面为了能让我们尽量投入到学习状态中所作出的各种努力,在硬件设施和心理支撑上都给了我们强大的保障。第二,老师们十分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线上教学测试,及时针对疫情调整教学方案,保障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第三,作为普通同学,尽管大部分同学在以前较少经历过线上学习的模式,碰到了一些不适应,但是同学们也都在积极适应,努力调整跟上节奏。相信在学校、老师和普通同学的配合下,我们一定能在保障学习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提升。

19级硕士生 辜刘建

怀着满满的期待,学校开课的这天终于到了。从小到大第一次上网课,但因为前期老师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测试安排、学校对学生学习设备的关注与资助,确实在基本的物质层面为我们的在线学习提供了可靠保障!但在线学习,第一次这么长时间和强度的在线学习,确实没办法快速适应进去。教学互动少了,看不到老师了,自主性和专注度随着课堂时间的推移极速下滑…等等问题都在今天的第一次在线学习中暴露了出来。学习的场域环境特别重要,这是教育教学应该关注的重点。学习场域会决定学习的实践、习惯和效果、获得感等,在线教育如何模拟将线下教育的场域氛围模拟到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而在线教育如何做好过程性、启发性思考的引导也是各位教育工作者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19级硕士生 窦文韬

从定位上,如今的网课是正常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这会让我在潜意识里对此加以重视。我选的几门课程都是所在院老师开设的课程,之前在线下也都与老师见过面说过话,这样的经历使我在上课时不敢因为自己和老师被屏幕相隔就掉以轻心。在形式上,如今的网课是在线直播,老师和学生之间存在大量互动。在我选的研究生课中,学生数量最多也不过二十几个,老师们的出题和点名好几次要求我当时就给出反馈,这种反馈多基于上课的内容。可以说,这在客观角度上让我不能走神,更不必说主动做其他事了。在硬件上,我认为网课条件比较完备。可能是因为我住在北京的缘故,网络较好,很少出现卡顿,老师的音视频都比较流畅,腾讯、瞩目、雨课堂的使用都比较顺畅,我已经适应了这种授课形式。

19级硕士生 王一霖

今天第一天上网课,非常激动。上课之前我一直很担心自己的学习状态,但上课时我发现,当自己全神贯注于老师的讲解时,已经忘了周边的环境到底是教室还是卧室。功能强大的“荷塘雨课堂”(为这个加急的清华专属版课程软件点赞!),各种各样的会议软件,让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等线下教学的经典环节也能在线上实现。不过,线上教学需要长期盯着屏幕,确实比在学校上课更容易疲惫、走神。但还好老师们考虑到了这一点,将原来的两节大课又切分了每三十分钟一节、中间休息五分钟,给予了我们更多调整状态的空间。现在我对网上学习充满了信心,也对新的学期充满了期待。这里也想向各位奋战在教学一线的老师和助教小伙伴说一声儿谢谢,谢谢你们的付出与用心让每一节课都能够顺利进行。

19级硕士生 张建华

在严峻的疫情形势下,我们通过“在线开学”的方式在家学习。线上开学面临着互动难、注意力集中难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老师们积极的调整教学方案,比如高级定量课的张老师就将同学讲课的环节做了修改,由同学讲解知识点改为同学答疑,大大缓解了在线上课带来的操作压力和沟通压力。此外,出于沟通的需要,每门课程都建立了微信群,有大量的消息,也造成了一些混乱,但是这个问题应该会随着线上开学的推进而改善。最重要的是,这次我们真真正正的成为了在线教育的体验者。切实的感受到了在线教育的便捷、灵活、可扩展性等优点。但也在实际中体会到了现阶段我校,甚至我国的在线教育存在的平台技术不够强硬,设备设施准备不足,在面对突入其来的爆炸式增长时,显得有些手忙脚乱。

19级博士生 刘娟娟

本学期我选了三门课,这几天陆续接到了课程在线试讲通知,加入课程微信群,尝试通过雨课堂、腾讯会议和zoom平台与远在千里的老师和同学进行上课预演。最开始担心自己不会技术操作,会影响上课效果,可是在照着学院和助教们给的教程操作之后发现在线学习也没有那么难,渐渐放下了担心。昨天下午的高等教育管理专题测试课上,看到了许久未见的林老师和同学们,又在晚上参与旁听高等教育政策分析测试课上,见到了王老师和史老师,大家互相问好、互报所在城市,隔着屏幕也感到特别亲切。知道我和程哲身在湖北,史老师还特意叮嘱我们要保护好自己和家人,让我感到由衷的温暖。

19级博士生 肖桐

投入到正式上课前的各类准备工作,从雨课堂、ZOOM、腾讯会议、瞩目会议再到最近的荷塘·雨课堂,下载、注册、学习,带着家人一同尝试,这一过程中有困难、有收获,更有感动。这半个月中,每天醒来都可以从学校官网与助教群中看到不断更新与扩充的教学支持措施,从起初为老师与助教配备的技术顾问、再到后来开通的人工智能答疑系统,从每天进行的雨课堂培训再到这两天全线升级的“荷塘·雨课堂”,从各类视频会议软件的推荐手册、数不清的使用心得再到构建腾讯、ZOOM的清华专项网络通道,从教师端的在线教学方案报备再到学生端的网费资助项目。学校、学院提供了齐备与贴心的支持。作为助教我着实感到任务更多、责任与压力更大,但内心也止不住的喜悦,因为我同时也是学生,我觉得很幸福,我的成长被这样珍视。

19级博士生 刘璐璐

这几日在线学习的总体体验不错,能够感受到看到学校的努力和老师的用心。在疫情面前,我看到了学校迅速的响应,第一时间启用了雨课堂,并与腾讯会议、zoom、会畅等平台合作,还以最快的速度开发了“荷塘雨课堂”,以充分保障在线学习的质量。我感受到了学校精心的安排,清华【云上课堂】计划、清华专属“知识加油站”等系列课程在丰富宅家生活的同时也为我们新学期的在线学习预热。我体会到了老师的用心,自备摄像头、在办公室的墙上贴上黑板贴纸、播放熟悉的学校上课铃声,这一系列的准备只为模拟真实的课堂环境,优化同学们的上课体验。此外,还有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可否在全校范围共享所有课程的邀请码,这样对于想要旁听其他院系课程的同学会更便捷。

19级博士生 卢兴富

在上一周参与了博士生英语、高等教育管理专题、统计学习方法和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其中有10个人的研讨课、也有近200人的大课,使用的软件主要是雨课堂和zoom会议,备选软件有瞩目会议、腾讯会议等。每一门课的老师和助教都十分用心对待线上课程教学,在这4门课中,10人的研讨课每位学生的开启视频,专注度很高;中等规模30人左右的课程开启语音,100人以上的大课主要是以老师当主播的方式讲课,学生的专注度较差。从实际体验来看,课程规模越小,软件的流畅度越好,学生的参与度越高,这一点与线下课程无异。希望学校能够对雨课堂做进一步的升级,增加学生发言等功能。仅仅是弹幕和线上测试的方式也许并不能完全满足师生互动的需求,也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专注度。